12月17日下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虞爱华主持召开科学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就谋划合肥市“十四五”发展开门问策。
虞爱华指出 ;“十四五”时期是合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突出引领性、针对性、系统性、操作性,高质量编制未来五年发展规划。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产业链与产业链耦合,打造全产业链生态圈,努力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要对标一流持续创优营商环境,构建更加精准实用的政策体系,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建设“金融+科技”协同创新平台 赋能合肥打造“中国创源”
12月18日,《合肥日报》4版“理响合肥”专栏全文刊发了由清华大学与兴泰控股联合发表的署名文章《建设“金融+科技”协同创新平台 赋能合肥打造“中国创源”》。
继往开来“十四五”,面对新形势,志在新格局,谋求新发展,这是兴泰控股郑重作答的“兴建议”。
为助推开好局、起好步,兴泰控股胸怀城市发展大局,自2020年8月起委托顶级智库——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开展《金融科技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双方共同建议:
“十四五”期间,合肥应明确将现代金融业列入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尤其是以金融科技为支撑,以科创金融为标签,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为目标,打造具有鲜明合肥特色的现代金融业;全力构筑金融+科技高度依存、协同创新的发展平台,为合肥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创源”(China Inno-Spring)搭配澎湃动力。
*全文如下*
建设“金融+科技”协同创新平台
赋能合肥打造“中国创源”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发表署名文章,明确提出“完善金融支持创新的政策,发挥资本市场对于推动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的枢纽作用,提升金融科技水平”。
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里提出国家竞争力的四个阶段:
◉ 一是生产要素导向阶段(依靠资源、廉价劳动力);
◉ 二是投资导向阶段(依靠政府主导的投资);
◉ 三是创新导向阶段(依靠科技创新);
◉ 四是财富导向阶段(依靠金融资本运作)。
合肥从工业立市起步,依靠创新驱动、“校城同建”一路跨越赶超。从目前情况看,富集的科创、人才要素,活跃的区域经济和开放的贸易环境,均预示着合肥正迎来依靠科技创新、金融资本运作,即“第三、第四阶段”并举,支撑城市持续跨越赶超的黄金机遇期。
由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编制的《金融科技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建议:“十四五”期间,合肥应明确将现代金融业列入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尤其是以金融科技为支撑,以科创金融为标签,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为目标,打造具有鲜明合肥特色的现代金融业;全力构筑金融+科技高度依存、协同创新的发展平台,为合肥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创源”(China Inno-Spring)搭配澎湃动力。
要前瞻行业趋势,以数字化转型升级为抓手,快速推进“金融科技中心”建设
自2019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后,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武汉等全国一、二线重要城市相继出台了金融科技相关产业扶持政策。目前,央行、中农工建交等12家银行,腾讯、百度、苏宁、中国移动等30余家龙头企业均先后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恒生电子、神州信息等50多家知名企业正强势形成不容忽视的金融信息技术产业集群。
出于成本控制的理性选择,金融科技企业将研发中心从北上深等一线城市分流至各省会城市,已渐成趋势。优质金融科技企业落户,不仅能带来税收贡献及高端人才的集聚,还能优化投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促进金融普惠,更能够进一步赋能其他产业发展。同时,合肥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同样需要完成从“成本中心”向“价值中心”的转型升级。囿于规模有限,单品研发成本高于同类机构,本土金融机构及科技企业协同创新、集群化发展的呼声较高。把握这一趋势,应以金融应用为引领,以需求为导向,着力建设金融科技创新中心,强化技术、创新、应用、监管、人才“五个引领”。
一是强化技术引领
加强与大院大所、国家级创新平台的交流合作。重点关注互联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分布式技术、安全技术等前沿技术发展和合肥先进计算中心等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强化创新引领
主动承接国家部委各类先行先试任务,争取国家、省级研究中心、创新中心、认证中心、研发机构、金融科技公司、基础设施平台、成果转化平台等落地。建设引入一批实验室、开放式平台、技术研究院等金融科技创新载体。主导或参与量子金融安全、数字货币等领域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
三是强化应用引领
打造连接金融科技与金融场景的应用商店,降低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联合“银证保基”等金融机构开放智能营销、智能风控、智能投顾等场景;为区块链企业搭建政务服务、金融服务、城市治理和司法存证等应用场景。
四是强化监管引领
积极对接央行,推动合肥滨湖金融小镇成为“监管沙箱”技术平台的核心承载地,协助央行完善对试点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持续动态监测创新应用运行状况。建设安徽信用状况监测预警指标系统。
五是强化人才引领
加大对境内外高层次金融人才、金融领军人才、金融创新人才的引进力度,制定金融科技人才扶持政策。建设金融科技智库及金融科技培训基地,挂牌一批金融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及培训实践基地。
要突出城市特色,以科技创新驱动为标签,高位推动“科创金融中心”建设
近年来,合肥凭借着对新兴产业的远见和重视,以及善用政府基金投资、企业定向增发等多种综合性金融手段的魄力和能力,相继成功引入京东方、长鑫半导体、蔚来汽车等新兴产业龙头,不仅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活力,更赢得了“投行型政府”的美誉。2020年,合肥市新增上市公司数量创历史新高,科创板上市公司数列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位。
面临“十四五”期间南京打造“一核两翼”金融集聚中心、杭州发力“国际数字金融中心”等形势,合肥更要找准自身优势,错位发展,明确“科创金融中心”的发展定位,将基础科研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转型超车的胜势。要立足资管、银行、基金、保险等领域,构建起金融与集成电路、人工语音、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金融+”模式,建设具有鲜明合肥特色的科创金融中心。
1、建设科技金融创新中心
大力引进长三角区域外资银行、券商总部在合肥设立区域性金融总部、分支机构、投行分部。以合肥市“信易贷”平台建设为契机,搭建合肥市综合金融服务中心。以合肥市各级政府性引导基金管理为抓手,逐步打造“母基金+参股子基金+优质项目”的资本运作业务体系,支撑科技创新及战新产业发展。
2、建设资本市场服务中心
提升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服务能力,加大融资产品创新力度,为挂牌企业提供全方位、多渠道的综合性融资解决方案。推动安徽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建设发展私募股权二级市场,设立私募股权转让平台。
3、建设科创成果转化服务中心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打通“政产学研资用”协同创新通道。设立科技产权交易所,将科技成果“证券化”,成为权属清晰、信息完整、价值可视的合格交易标的,组织各类投资人、企业、中介机构进场,促成技术产权实现交易融资。
4、建设“离岸”开放创新中心
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建设“离岸”开放创新中心。定期举办招商推介、投融资对接、产业加速营等活动,精准对接导入优质资源。
5、建设金融文化活动中心
积极引入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金融论坛、行业峰会、研讨会、博览会、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建设独具特色的金融博物馆、主题公园,提升金融文化软实力。
作者: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 薛正华
合肥兴泰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郑晓静
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简介
2017年12月7日,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简称“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研究院依托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联合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和清华大学法学院共同建设。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吴晓灵,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教授姚期智同时任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管委会主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廖理任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
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是在互联网金融实验室、阳光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中心及鑫苑房地产金融科技研究中心的工作基础建设起来的,在学术研究、行业研究、活动交流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深厚积累。
研究院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 第一,金融科技相关法律的研究;
◆ 第二,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技术与金融领域全面融合的研究;
◆ 第三,金融监管科技的研究;
◆ 第四,金融科技创业企业的孵化。
作为交叉类科研机构,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将依托四个学院在各自领域领先的科研水平,为金融科技行业提供前瞻性研究和实践指导,致力于发展成为跨学科研究平台、政策建言平台、交流合作平台和创新孵化平台,为持续推进中国金融科技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