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在《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中提出,“现在人类已定义的生命形态仅包括植物、动物、原生生物、真菌、原细菌、真细菌六种,但技术的演化和这六种生命体的演化惊人相似。技术应该是生命的第七种存在方式。”
12月23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长三角科技战略前沿研究中心联合兴泰控股、安徽长三角数据感知与治理研究院主办的“Tech7创新者新年报告会”(简称“T7创新者会”)在合肥滨湖金融小镇圆满召开。
本次会议以“走向科技与产业的新地平线”为主题,旨在链接科技和产业界人士,助力跑好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创新的“两个一公里”。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陈仙辉,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主任封东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长三角科技战略前沿研究中心主任陈晓剑,合肥市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张毅,兴泰控股董事长程儒林等政产学各界代表出席会议。
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安徽网、大皖新闻、合肥网、《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竞相关注并报道了此次会议。
“材料是所有制造业和核心器件的基础以及高技术支撑,新材料的发现将推动科学发现和技术进步,改变人类文明。”
陈仙辉院士指出:人类从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走来,现在正处在硅基时代,未来支撑人类发展的将是量子材料。作为一项重要的量子材料,超导体具备零电阻、完全抗磁性等特征,已5次10人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有望发展出新一代低功耗信息技术。超导体用武之地无处不在,陈院士指出了超导在超高场磁共振成像磁体、高能量粒子加速器、半导体集成电路、解决能源问题等方面的重要方向,例如,室温超导体成为超导领域物理学家们的最终理想。超导输电、超导限流以及大功率超导感应加热等技术,能够利用超导体高载流、低损耗特性实现节能降耗,尤其是超导输电技术低压大电流、传输损耗小、输电走廊占地少的特征,对城市规划以及“双碳”目标有重要作用。超导支撑的可控核聚变和室温超导体的实现成为科学家们解决能源问题的绝美之路。
“同步辐射是科技的灯塔,是各国家实验室和国家级科创中心的旗舰装置,目前全世界有10万用户在依托50余台同步辐射工作。”
封东来院士指出:同步辐射光源不仅在科学界大放异彩,在工业界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依托美国先进光源ALS,Berkeley实验室孵化初创科技公司50家,实现投资1美元经济产出3美元的目标;依托英国Diamond光源,在抗流感药物、解析手足口病毒结构、高压巨磁电阻等方面开展产业合作研发,2007-2020年实现投资12亿英镑产出18亿英镑的目标。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也致力于发展先进的散射、谱学及成像能力,聚焦量子材料与器件制造、动力电池、关键轻质材料等关键领域,助力科技产业创新。未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将争做长三角协同发展的加速器,结合上海大科学装置与江浙沪皖的基础研究与产业聚集优势,共同打造“长三角光子科学与应用走廊”。
“数字化时代计算无处不在,先进的计算可以赋能先进生产力。智能制造离不开行业软件,特别是工业软件。”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张文禄指出:
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2000亿人民币,在核心工业软件领域中的CAE仿真软件市场领域,欧美巨头公司占据了95%以上的市场份额。因此,需要中国主导、自主可控的行业软件作为支撑,打破外企垄断行业软件市场的现状。张教授认为,实现中国在数字孪生工业软件领域的突围是关键,而科学仿真犹如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不仅对单一科学和技术发展提供支撑,强有力的科学仿真更是增强创新生态系统、加快成果转化、缩短研发周期与减少研发成本的重要保证。
“物质科学的数据时代孕育着颠覆物质时代的魔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江俊提出:
目前主流的材料开发遵循传统的试错模式,只能通过“猜测—尝试—错误—再猜测”的反复循环实验进行,这种低效的试错模式已经沿用了上百年,数据时代迎来了新的机遇,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驱动力的材料研究新范式将颠覆试错模式。江教授提出,基于源头创新和学科交叉的新范式,构建大规模材料数据库、开发材料知识图谱,从大数据中提炼规律进行材料设计,将解决材料领域构效关系过于复杂与理性设计极其困难的行业痛点。他研究的具备“科研智慧”的机器科学家,将基于量子力学底层规则建立数据关联,从高维度、高复杂度的数据中建立面向复杂对象的模型,开发预测算法,构建机器智慧核心,解决数据驱动的科学智能及其高科技产业化问题。
报告会上,产业界、投资界代表进行了热烈交流与讨论,专家指出科技赋能产业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 一是产业资本要和科学要互相支持,科技引领产业方向,资本帮助推动科学家将科学方法应用到产业领域;
■ 二是希望科学界充分理解产业投资“先生存才能发展”的经济诉求,帮助产业界在材料端、工艺端等降低生产成本;
■ 三是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政府发力、市场主导、各方积极配合,共同实现科技供给端与产业需求端的精准对接。
科技赋能产业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有力助推。近年来,作为国家首批科技金融试点城市和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正以争创国家科创金融中心为抓手,大力推进金融与科技、资本与产业深度融合。身处其中的兴泰控股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一直将科创金融作为引领自身转型升级的“主引擎”,持续探索科技与金融创新合作新模式,促进金融资本更好对接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企业生命全周期和产业发展全链条。合肥滨湖金融小镇作为科技与金融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将充分发挥投资融资、综合交易、人才集聚、技术服务等功能,着力构筑长三角金融一体化产业承接主平台,树立合肥科创金融的服务体系新标杆。